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没有青龙偃月刀也没赤
世人皆知,从“温酒斩华雄”的英迈到“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从遍布世界的关帝庙到香港剧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关羽当成神去看待。得益于《演义》的生动描写,使得关羽成为了“忠义”形象的化身,历代的统治者均大力提倡。根据统计,历史上一共有16位32次加封关羽,其地位“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最终成为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关羽大帝”。
手持并非青龙偃月刀
我们口口相传的“关羽大帝”不仅仅至于忠义,其相貌的刻画也十分出彩。《三国演义》中描述关羽的外貌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其丹凤眼和卧蚕眉乃世间罕见,凤眼生威,卧蚕似雾,英气逼人,霸气十足。”这样的形象,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一等一的硬汉。
,上文所述终究是小说中的一部分描述,历史上的关羽,可不见得真就如此。
青龙偃月刀与丈八蛇矛相媲美,它们在小说中,先后通过主人战绩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扬名于天下。《三国演义》小说中第一回中描述“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由此展开,作者在《三国演义》中还围绕着青龙偃月刀设计了一系列情节,让人们真正把这把武器与关羽放在同等高度上。
在汉初,人们还是以剑为主,随后的西汉时出现的厚重尖利的“环首刀”在军事武器中的地位逐渐的代替了剑。所以,《中国兵器史稿》中提到“重刀之习,起于”。到了三国时期,刀已经成了当时军队装备的短兵器中最重要的武器。
三国时期人们主要使用的是窄而直的刀具,长1米左右,刀背坚厚,带有不易分辨的少许内弯和血槽,尾部有整体铸造的铁环,环首可缠布条于手腕,防止刀从手中脱落。军队中大量使用的短兵器只有刀,步兵的常见装备便是环口刀配长楯。所以在三国时期,并没有名为“偃月刀”的形制兵器。
《刀剑录》有很多关于铸刀剑的记载“在黄武五年造刀一万口,造刀五千口,造刀八千口。”但这里所言的刀,只是如上文所述的单手刀,而非“青龙偃月刀”。事实上,当时的铸造技术也无法支撑工匠们打造一把宽刃出来。
真正的偃月刀在唐代才出现,偃月刀的名字也是从“掩月刀”中演变而来,作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的威力巨大,但因太过笨重且制造成本昂贵,在格斗战场并不普及,更多用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显示军威,或成为宫殿侍卫和卤簿的仪仗兵器,在早期甚至变成了武举考核臂力的道具。
,在《》中关于关羽武器还有一种说法“曹公使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这其中的一个“刺”字让人琢磨不透,如果关羽使用的是刀具的话,更常规的用词应该是“劈”或“砍”。但动作是刺的话,大多则为矛类兵器,而非大刀。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时期,矛类兵器因为简单实用始终在改良,所以军队配置量很大,只不过由于当时步兵作战比较多,所以戟的应用范围要比矛高上不少。
这些都说明了,关羽当时可能使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的武器。在冷兵器时代,一般而言,战场对敌时使用的武器,要以轻便趁手,利于使用者发挥武艺为大原则。所以,就这一层意义上来说,青龙偃月刀虽符合英雄人物的定位,却未必适用于战场对敌。
坐骑不是赤兔宝马
除了青龙偃月刀之外,关羽身上一个标签便是赤兔宝马了。
《三国演义》第三回中写道卓曰“汝将何以说之?”肃曰“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日行千里。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卓问李儒曰“此言可乎?”儒曰“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数十颗、玉带一条。
以上是小说中对于赤兔马的描述,而赤兔马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曹瞒传》中,虽然此书大多为描写负面的,内容背负过多的偏见。但关于赤兔,依然可以拿来考鉴一番。书中描述吕布逃出长安投奔,袁绍安排他攻打黑山军的首领,吕布。
随即,裴松之引《曹瞒传》作注“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三国志》吕布传中也对赤兔马有着高度的赞许“布有良马曰赤兔。”
《相马经》现存残片77行,包括经、传、故训三部分。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可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百。这其中的兔并不是指兔子的速度,根据《相马经》中所言,相马的第一步就是看马的头部,因为头部是马的品种、品质、体能、齿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古人依据马的头部形状,形象地将马分为直头、兔头、凹头、楔头、半兔头等几种。所谓的赤兔马的“兔”,应当是指马的头形。
在吕布败亡之后,《三国志》失去了对赤兔马的记载,而在《三国演义》中,赤兔马被曹操送给关羽,最终在败走麦城后绝食而死。
事实上,赤兔马并没有陪伴关羽到,也可能关羽从来没有得到过它。
战马出生1个多月可以觅食,2个月后脱去乳毛,4到6个月断奶,1年后成长为一岁驹,2岁半之前发育成熟骨头封闭,达到最佳骑乘年龄,这种状态可以一直保持到10岁左右,再往后它的循环系统变差,关节开始肿胀,步入暮年期。马的寿命一般为30到35岁,通常只能使用到20岁,这相当于人类的五六十岁。
接下来算下赤兔马的年龄,如果这匹马是所有,那么在公元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时,这匹马已经成年了,成年的马年龄大概3-6岁。而到后来赤兔马被关羽所得后,关羽被孙权所杀。这里已经来到了公元220年,前后28年的时间里,这匹马即便是最小的岁数也应该在31岁了。在这个年龄的马匹已经不适合骑乘,接近生命的尽头了。
那么关羽作为一个久征沙场的老兵,自然不可能骑着一匹苟延残喘的老马去战场打架,应该是选择的坐骑。而赤兔马绝食而死,则是小说为了渲染忠义色彩所作出的改动。
人无完人,关羽并非圣人
作为一名千古名将,关羽在各个游戏、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在最近大火的《全民英杰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羽依然以忠义、诚信、勇敢的形象出现。但在历史上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关羽终究是有缺点的。
关羽的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将,身上必然拥有不少奇特之处,最为奇特的是他的性格孤高自负。史书上描述关羽“刚而自矜”、“性颇自负”,自负到自矜也是少见。关羽这个性格特点,其实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表露无疑,曾对刘备说“云长平生傲上而不忍下”,但世人只看到关羽的,却忽略了他性格上的缺陷。
所谓的傲上而不忍下则是说关羽自认能力超人,对刘备虽然没有表现出傲气,但在同辈面前却表现出高人一等的高傲。在这里,《三国演义》将关羽的自负当成一个特点来进行描述,甚至出现了关羽不顾驻守荆州的军职,一心要入川与决斗的情节。
而在二十四年在汉中归降,刘备和诸葛亮有意立黄忠、关羽、等人为,却担心关羽不耻与黄忠为伍。《三国志·黄忠传》诸葛亮说先主曰“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
,凡是高傲自负的人都有着一身过人的本领,否则就是狂妄自大了。关羽曾自豪地称赞自己“天下英雄,闻吾之名,尽皆缩颈而奔。”这个时候,关羽已经名声远扬了。而早在关羽尚未成名时,曹操也对其赞许不已,一生都对其怀有赏识之意,直到关羽死后,曹操都要感叹“关将军真天神也!”。
上文中的这些描述,是否会让你对关羽这个传奇人物感到一丝失望?但终究《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是一本史书。中间所发生的情节,只要大体无误,作者有着一定的责任将作品加工,让整个故事更为丰满,人物性格更加突出。《三国演义》产于,流传至今。罗贯中先生笔下的关羽,使得世人熟知忠义,以关羽为榜样,这样的结局其实也不差,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