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古人为什么要到边塞)

生活百科 2023-10-14 21:21www.caominkang.com生活知识

在很多古代电视剧,或者史料记载中,经常能够看到,犯了重罪的人被判处发配3千里边疆。尤其是在《水浒传》中,很多好汉那都是因为犯罪被发配到边疆去,而且朝廷会派几个衙役押送,一路上靠两条腿走到发配的地区,这沿途的危险不说,在路上那得需要消耗多少粮食啊!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犯罪的人直接关起来,或者杀掉就好了,为什么要把他们千里迢迢,这么费劲的押送到边疆,发配几千里呢?其实原因没那么简单。

在古代,一般犯人都是发配到边疆的,以那个时候的户籍,保甲以及交通条件,基本上来说,发配边疆就很少有回来的可能,几乎等同于死刑了。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人愿意去的,所以古代很多流放,那其实就是充军,在明朝流放基本上都是到边陲充军,充实边疆守备力量。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加大这些地方汉人的比例,当汉人占据大多数的时候,管理也就方便起来了。所以一般国家采取的就是屯垦,在这些地方屯兵,垦荒。不过汉人是一个相对故土难离的种族,汉人很少会主动迁徙,特别是到这些穷山恶水之地。所以官府便用了这个办法,也就是让犯人去边疆,增加汉人的比例。

,将重罪的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而不杀,还可以显示统治者的“仁慈、宽厚”。而且对于国家来说,关押犯人每天还要为他们提供食物,每年下来也要耗费不少财力,将犯人发配边疆,犯人就可以在边疆开荒种地,得到的粮食不仅可以供他们食用,剩下的还可以上交国家,这是很合算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jianfeikang.com 建飞家电维修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