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契尼科夫(据说以色列能把沙漠变绿洲,产粮过
以色列国家的主体民族是犹太人。早在数千年前,犹太人就在今天巴勒斯坦地区定居生活并建立过自己的王国,但犹太人建立的王国曾经多次受到周边的强大帝国蹂躏,公元135年,罗马帝国彻底征服了犹太人,犹太人被迫大批逃离自己的故土流落到世界各地,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流落到欧洲。在欧洲生活的犹太人因为在宗教传统上与欧洲人普遍信仰的基督教格格不入,加上犹太人在欧洲往往从事经商和金融工作,但这样通常又给人造成犹太人唯利是图、为了挣钱不择手段的印象。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名作《威尼斯商人》中就刻画了奸诈无比的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欧洲基督教人群对犹太人的偏见。一旦偏见加上政治矛盾和经济危机,使得历史上欧洲经常发生排斥犹太人的运动,连号称欧洲最开明的法国也出现过排犹事件。1933年希特勒的纳粹党掌控德国后更是实行了有组织的大规模迫害犹太人行动,导致至少600万犹太人被杀,他们的财产被掠夺,房屋被侵占,残酷的现实催生了犹太复国主义,并导致1948年以色列国的诞生。
犹太人在上千年的历史上遭受了种种屈辱和苦难,甚至几乎被整体灭族,但他们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悲惨的历史和残酷的经历使犹太人普遍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土地、官位、豪宅、荣誉这些东西都不一定靠得住,真正能让一个人在任何艰苦环境下还能有效生存的,一是知识、二是技术。有了这两件法宝,不管遇到了多大的打击和磨难,人都能够生存下去并重创辉煌。在这样的思想认识指导下,犹太人普遍将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有可靠资料显示以色列人年平均读书64本,我们号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可我国人平均年读书量仅4.66本(好在本人已经超过这个平均水平了)。而且犹太人不但善于读书学习,也善于思考和创造。犹太人当中不但产生过许多知名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例如马克思),还产生过爱因斯坦、冯·卡门、奥本海默、爱德华特勒、玻尔、费曼、梅契尼科夫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在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中犹太人科学家占了22%。
1948年立国的以色列国土面积一多半是沙漠和荒地,按照我们正常的想法,这个国家根本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事实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就是这个国土面积一多半是沙漠、荒漠的国家却是中东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目前以色列的农业生产使得国家粮食自给率达到95%,而且以色列每年还能生产大量农产品出口欧洲,被称为“欧洲菜篮”。每年以色列出口国外的水果达55000吨,价值达5亿美元;每年出口的鲜花类产品价值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花卉产品出口国(仅次于荷兰)。,以色列每年向国际市场出口价值3000万美元的优质种子,其中很大部分销往欧洲。
以色列人通过多年的努力,使自己国家在农业发展上已经形成了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技术密集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特点。鉴于本国国土多沙漠这一客观现实,以色列人着力发展了滴灌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以色列人大量建造温室来进行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实行精准管理,在充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提高了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例如以色列玉米单产高达34098千克/公顷,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以上;在畜牧业生产方面,以色列一头奶牛年产奶可达12.69吨,水平世界第一。以色列农业生产的高效率确实令人吃惊,2015年时一名以色列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足可以养活400名非农业人口,这水平我们目前真的无法与之相比啊。
看到以色列农业发展水平这么高,号称农业大国的我们是不是该从中学到些什么呢?